会议专题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小儿脊柱侧凸

目的:回顾性研究14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患儿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侧凸分类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14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9.4岁,平均随访时间2.6年.14例均为营养不良型侧凸.按照顶椎位置分为3组:胸弯组、胸腰弯组、单纯腰弯组.根据侧凸类型和位置选择后路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固定脊柱融合或前后路脊柱融合.所有病例行完整的影像学检查,并进行侧弯角度与手术效果之间关系的评估.结果:观察指标为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率分别达到65.8%和53.6%,侧凸最大矫正率89.8%,最小20%,后凸最大矫正率89.6%,最小25.9%,随访中丢失角度为5.8°和2.7°.结论: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治疗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应用椎弓根顶系统后路矫形固定治疗此类侧凸,尤其是营养不良型NF-1型侧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患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脊柱侧凸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 临床疗效

张学军 丁楠 祁新禹 于凤章 孙琳 白云松 李承鑫 孙保胜 曹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364-366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