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增强CT扫描延迟期在颅内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头颅增强CT扫描延迟期在颅内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和/或细菌学证实的颅内结核患者31例,31例病例均做头颅CT平扫加增强双期扫描,回顾性对比分析颅内结核CT的动脉期及延迟期影像学表现. 结果:31例中,延迟期比动脉期显示病灶大小更准确,边缘更清晰,与血管更容易区分.其中反应大小更准确特性的病灶在该类病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基底池脑膜、软脑膜增厚(22%);结核瘤(3%);结核性脑炎(56%);结核性血管炎病灶(67%);结核性脑脓肿(60%).反应边缘更清晰特性的病灶在该类病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基底池脑膜、软脑膜增厚(54%);结核瘤(91%);结核性脑炎(56%);结核性血管炎(83%);结核性脑脓肿(80%);反应更易与血管区分特性的病灶在该类病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基底池脑膜、软脑膜增厚(82%);结核瘤(88%);结核性脑炎病灶(86%);结核性血管炎(83%);结核性脑脓肿(75%).结论:通过对31例病例的头颅CT的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后影像学表现的对比分析,发现头颅增强CT扫描延迟期在颅内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十分重要,延迟期不但可以提高颅内结核检出的阳性率,而且可以使病灶显示的更加清晰.
颅内结核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临床应用 价值评价
刘雪艳 吕圣秀 戴欣 何颖竹 杨长萍 李春华 舒伟强
国内会议
第五届国际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3
2012-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