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早期真菌感染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目的: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征象进行分类及探讨.方法:本院十多年来临床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202例,选择临床上急性起病过程89例,另3例体检发现的病例,共计92例.临床基础病变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多器官功能不全机体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意外污物吸入、淹溺等致混合感染.临床出现发热、咳嗽、血丝痰,气促或胸痛等体征后1至12天进行影像学检查或体检;CT扫描89例,PET-CT(复查)扫描1例,追踪复查68例,时间跨度达6年以上;普通X线及床边胸片追踪3例.结果:以确诊的病原体进行分类分析,影像学早期及动态变化征象表现:曲霉菌以双肺多发小结节及小空洞、斑片状病灶多见,沿支气管周围形成斑片状影.数天至2周可进展、融合形成较大厚壁空洞;周边晕征或片状影.念珠菌早期斑片状病变,可多发分布于胸膜下,或表现为双肺间质性病变.可见小结节.混合感染常见,肺组织坏死范围大、进展快,出现无壁空洞几率大.隐球菌早期可形成结节,也可表现为斑片状病灶;大部分位于胸膜下区,毗邻分布,局部胸膜粘连;偏心小空洞或空泡征,偶见小钙化灶或中心大空洞.结论:在影像学征象分析中,肺部中出现结节+晕征,三多征象,小结节空洞等为早期征象,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以早期确诊肺部真菌感染.根据常见真菌影像征象特点,可提示特定病原体感染或混合感染.
肺真菌病 影像诊断 征象分析
邝健谊 陈镜弟 孟悛非 李子平 谢灿茂 陈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510080
国内会议
第五届国际艾滋病临床影像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最新进展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
2012-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