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产业原因--基于金融摩擦、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要素再分配
本文借鉴Song et al(2011)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国国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金融摩擦的环境下资源再分配的理论模型.理论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存在所谓金融摩擦,即低效率的国企获得国内银行贷款,高效率的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国内银行贷款.同样高效率的外资企业根本不能获得国内银行贷款,只能从国外银行或母公司获得资金.由于低效率的国企可投资项目的逐渐减少,国有银行的存款很难贷出去.因此剩余的存款只有投资国外的金融资产,从而形成我国的外汇储备.本文理论证明了剔除了FDI的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外资企业就业人数间存在着均衡数量关系.实证研究也支持这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同时显示在长期均衡关系中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正向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我国的金融摩擦存在的现实,从不同所有制和生产效率企业之间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再分配出发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或减少.
外汇储备 金融摩擦 生产效率 劳动力要素再分配
黄伟 闫玉堂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37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