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特质性波动率之谜
本文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了“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研究以特质性波动率包含未来盈利信息为假设建立相应的理性预期模型,证明了特质性波动率之谜随信息公开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利用199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数据,本文对模型的基本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当控制住股票价格信息含量代理变量如换手率、Amihud非流动性比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分析师覆盖后,中国证券市场不再存在特质性波动率之谜.在按规模、换手率、Amihud非流动性比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分析师覆盖作为控制变量分组的投资组合内,特质性波动率的显著性随股价信息公开程度呈趋势性变化.据此,本文认为对信息的反应滞后是造成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的一个主要原因.
金融市场 特质性波动 资产定价 理论模型 信息经济学
汪昌云 张宇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北京 10087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7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