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皮素不同受体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肾组织内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内皮素受体在DN患者不同时期肾组织内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DN发展的关系。方法:DN患者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于2010年10月到2012年02月间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确诊的DN患者28例,除外合并原发及其他继发肾小球、肾小管病变、心衰、感染等。其中DNI级(S1,n=8),DNⅡ级(S2,n=10),DNⅢ级(S3,n=10)。结果:1.临床资料:随病情进展,24h尿蛋白量增加,S3与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光镜观察计算肾小球硬化率:随病情进展,肾小球硬化率增高,S1与S3差异有意义(p<0.05);3.免疫组化:(1)在人类肾组织ETAR和ETBR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肾小球有极少量表达,且二者在DN各组较C组均增加,差值有统计学意义;(2)DN患者随病情加重,ETAR表达增加,S3最多,与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ETBR在S2表达最多,与S1,S3组差异均无意义;(3)C组ETAR/ETBR=0.37,S1ETAR/ETBR=0.83,S2ETAR/ETBR=1.23,S3ETAR/ETBR=2.11,ERAR与ETBR间差异在C,S3组有意义,在S1,S2组无意义;(4)ETAR的表达量与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硬化率呈正相关(P<0.01);5.免疫荧光双染:①ETAR ETBR在近端肾小管均有表达;②ETAR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有极少量表达,ETBR无表达。结论:1.在人类肾组织,ETAR和ETBR在肾小球表达极少,主要在肾小管表达;正常人肾组织ETAR表达少于ETBR表达;2.在DN患者肾组织,ETAR和ETBR的表达较正常人均增加;随病情进展ETAR表达越来越多,与24h尿蛋白量和肾小球硬化率呈正相关;ETBR则相对表达不足。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肾组织 内皮素受体

张丽敏 裴华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2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