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40例次长期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介入微创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术后通畅率,进一步推广介入技术在血管通路维护方面的应用.方法:自2009-8至2011-12期间我科对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行球囊扩张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共手术40次并随访至今.结果:29例次内屡狭窄患者,26例次取得技术成功(残余狭窄小于30%),28例次获得临床成功(术后透析血流量可达25Oml/min以上),成功率为96.5%.1例次吻合口后头静脉狭窄患者扩张失败,残余狭窄70%,于原内屡近心端再次行动静脉内屡成形术。PTA治疗临床成功患者3个月通畅率为88.5%,6个月通畅率为56%,9个月通畅率为33.3%。其中1例患者3年共行6次PTA治疗,该内屡目前仍功能良好。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自体内屡功能不良的一种微创技术,存在一定的再狭窄率,我中心PTA治疗的6个月通畅率为56%-66.7%,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符。PTA可多次重复治疗,避免了反复动静脉内屡成形术,充分利用并节省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是维护血管通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肾脏疾病 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 经皮球囊扩张术 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张丽红 段青青 王自强 张云霞 王保兴 李英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 河北省肾脏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2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