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学变化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临床实践及判断预后.方法:选用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为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者,均无心、肝、肾等疾病。结果:观察组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Tn-T外,血CK,CK-MB,LDH,GGT等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慢性肾脏病病人体内有多种血清酶的异常。同时随肌醉清除率的下降,心肌酶的差异更显著。在CKD V期的患者中常见Tn-T升高,易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结论:慢性肾脏病时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异常增高,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分析血清心肌酶的水平变化能及时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情况,并能及早发现其并发症,以便给予及时干预治疗。
慢性肾脏病 病理诊断 心肌酶 血清指标
李英楠 安自民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普内科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1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