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菌群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97例NS患儿合并UT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S患儿合并UTI的发生率为36.4%,初发与复发患儿UTI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6,P<0.05),其临床表现基本以无症状为主;初发与复发NS患儿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阳性菌(G+)的发生率无差别(x2=0.303,P>0.05);与以往不同时期、同地区及异地区有关NS合并UTI的报道相比较,其菌群分布发生了变迁,病原菌分布特点示革兰氏阳性菌所占的比例较高(52.3%),肠球菌占主导地位,分别为屎肠球菌(56.1%)、粪肠球菌(40.4%),革兰氏阴性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首(32.7%),肺炎克雷伯菌次之(30.8%);革兰氏阳性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四环素、莫西沙星的敏感性较低,其中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大于粪肠球菌.结论:复发NS患者尤应注意UTI的潜在发生。肠球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可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儿童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病原菌 分布规律 药物敏感性
宋少娜 张碧丽
天津市儿童医院 肾内科,300074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1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