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第2代双源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44例同期行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其中前门控序列扫描35例,前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9例)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的患者,按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75%);重度狭窄(狭窄≥75%);闭塞(狭窄100%),将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定义为有意义狭窄.以SCA为金标准,分析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同时计算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的辐射剂量.结果:44例患者冠脉直径2 mm以上的节段共570个,其中12段图像质量较差,无法评估,可评估百分比为97.89%,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按冠脉节段计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0.18%、93.05%、76.52%和97.42%、92.47%,诊断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0.14%、95.69%、75.29%和98.52%、94.98%.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的平均辐射剂量为(3.36±1.59)mSv,其中前门控序列扫描的平均辐射剂量为(3.99±1.18)mSv,前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11±0.44)mSv。结论:第2代双源CT前门控成像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稍低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其阴性预测值较高,同时其辐射剂量较低,可作为临床冠心病筛查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价值分析

佟海滨 宋庆桥 方继良 赵青 范洋洋 马云瑶 张民 薛超 汪平 石凤祥 张振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445-451

2012-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