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MR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DWI检查对监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生长特点的价值;比较不同生长期肿瘤实性部分ADC值和eADC值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分析不同生长期肿瘤实性部分的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弥散系数(e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 法:采用2mm3瘤组织块法对BACB/C-nu/nu 30只裸鼠建立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依观察时间点不同随机分为A、B、C三个实验组,每组各10只,A、B、C三组分别在种瘤后15天、30天及45天行常规MR和DWI检查.常规MR序列包括轴位T2WIFSE序列、冠状位T2WIFSE序列、冠状位T1WIFSE序列.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行轴位DWI扫描,b值分别取400s/mm2,800s/mm2两组,得到两组b值下不同生长期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DWI图及相应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性部分ADC值并计算其eADC值.实验鼠完成全部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瘤,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4染色,并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主要分析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MVD值的相关性.结果:Ⅰ、采用2mm3瘤组织块法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功率100%.Ⅱ、MR显示各组肿瘤边界清晰,在T1WI上呈等、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高信号.A组(15天组)肿瘤信号均匀;B组(30天组)、C组(45天组)肿瘤信号欠均匀,中央见多发灶性长T2信号灶,A、B、C三组的平均体积分别约为0.11cm3、0.44cm3、0.79cm3,肿瘤生长率(TGR)为300%,倍增时间(TD)为3.8天.Ⅲ、所有肿瘤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结节,其内信号均匀,边界清楚.Ⅳ、从DWI图像上来看两组都可以清晰显示病灶,较b=400组而言, b=800组时各实验组的肿瘤-肝实质的信号强度比增高,但信噪比及肿瘤实性部分-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降低.Ⅴ、A组肿瘤在ADC图上信号较均匀,以蓝色为主,B、C组信号欠均匀,以绿色为主,其内见灶性红黄色,以C组较多见,其后病理证实为肿瘤内囊变坏死区.Ⅵ、无论b=400组还是b=800组,随生长时间推移,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降低,eADC值增高.Ⅷ、b=400组,A、B、C三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eADC值与MVD值之间呈负相关;b=800组,三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MVD值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临床型1.5T磁共振仪、国产1.5T4通道动物线圈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DWI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ADC图能够真实反映肿瘤生长的大体病理特点,可较早检出肿瘤的坏死囊变,在动态监测肿瘤的发展及生长特征方面有重要价值;②定量指标ADC值及eADC值可在细胞水平上反映不同生长期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差异的病理基础;③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对取低b值时DWI所测量ADC值有一定影响,反过来取低b值时DWI所测ADC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血流灌注程度和微血管密度,从而对于在体推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为间接判断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等提供可能.

肝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系数值 微血管密度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597-598

2012-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