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成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8例)

目的:通过对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及超声征象分析,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以减少误诊。方法: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1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经CT三期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后均由膀胱镜病理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回顾分析其CT及超声征象,分别由笔者所在科室两位具有多年诊断经验的CT及超声诊断医师在未知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做出各自的初步诊断,后再将两种不同检查的影像征象联合探讨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及超声下18病灶形态大致表现为膀胱壁结节或弥漫型增厚,主要有三种分型扁球结节型,后壁型,二者混合型.CT单独诊断对病变的特异性50.3%,准确性77.8%;B超单独诊断的,特异性55.3%,准确性72.2;两者联合评估的特异性68.3%,准确性88.9%.结论:腺性膀胱炎CT及超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部分病灶类型影像表现特异性不高,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可相互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进而提高腺性膀胱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腺性膀胱炎 超声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鉴别诊断

唐栋 王晓嫚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700-703

2012-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