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淋巴结病变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纵隔、腹盆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源螺旋CT灌注检查,所有病例均取得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良性淋巴结病变11例,恶性淋巴结病变49例.观察CT灌注TDC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曲线形态变异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结果:淋巴结病变CT灌注TDC在不同阶段有多种变异形态,良、恶性淋巴结病变TDC在上升速度、上升方式、有无平台期、下降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增强起始速度、灌注峰值、下降方式存在较大交叉性,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淋巴结病变行CT灌注诊断时,分析TDC各个阶段的变异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淋巴结病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灌注成像 病理诊断

欧阳林 周水添 陈妙红 蔡宏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放射科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1122-1127

2012-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