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水环境保护探讨--基于滨水区“陆域、灰色域、水域”的协同发展
水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然而,人类对城市滨水区盲目地、不科学地开发建设越来越影响到水环境的保护,不利于引导城市建设走向生态化发展之路.因此,通过分析由于滨水规划协同的缺失产生的水环境问题,试图从滨水区”陆域、灰色域、水域”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原理、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为指导,从发挥协同效应的空间联合规划、加快滨水慢变量发展的灰色域恢复规划、推进自组织协同的环境要素优化三个层面提出协调方法,探讨生态城市的水环境保护策略.
城市滨水区 水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 规划设计
黄佳佳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7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