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之都与城市历史空间再生
由希腊前文化部部长Melina Mercouri于1985年发起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至今巳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在这近三十年中,”欧洲文化之都”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逐渐从欧洲主流的文化名城转向了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城市;活动本身也不再被简单地视作一种城市文化的荣誉象征,而是逐渐与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推动了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对申办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大背景下,申办城市对作为城市文化环境重要构成部分的城市历史空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与更新,为探索城市历史空间的再生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城市建设 历史空间 文化环境 资源保护
薛芃 许懋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5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