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MPa热轧板Q-P-T热处理工艺研究
获得高强度高韧性材料一直是材料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钢材年产量已逾四亿吨,但大量生产和应用的结构钢材强度一般400~800 MPa.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矿产资源,迫切需要发展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以实现器件的轻量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得到具有高强度,兼具一定的塑性和韧性且成本低廉的结构钢,基于合金设计制备出两种低合金实验热轧板钢,经由徐祖耀提出的淬火一分配一回火( Q-P-T)新型热处理工艺处理,均达得了屈服强度900 MPa和延伸率15%的设计指标,并将该工艺与传统的淬火回火(Q&T)工艺进行了比较.采用冷却能力更强的水冷取代前期冷轧薄板盐浴淬火的Q-P-T工艺,即通过水淬+盐浴回火的方法获得了满足性能指标的工艺参数,为后期自行设计的单道次穿水淬火冷却装置用于热轧板的Q-P-T工艺工程可行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其微观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Nb的合金化使低碳Q-P-T钢较Q&P钢具有更为细小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由此淬火后获得更为细小的马氏体领域和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板条内含高密度位错并弥散分布着几个纳米的复杂碳化物,而且由于Si的加入使马氏体条间存在一定量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6%~12%).在Q-P-T先进高强度钢中,位错型板条马氏体基体及其内弥散分布的合金碳化物贡献于高的强度,板条马氏体间的薄片状奥氏体贡献于优良的塑性.此外,进一步探讨了Q-P-T工艺中残余奥氏体的作用和多道次穿水淬火冷却装置用于不同厚度热轧板在线Q-P-T处理的可行性.研究的Q-P-T钢是继TRIP、TWIP和Q&P钢后,成为一种新型先进结构钢.
钢板热处理 穿水淬火冷却装置 残余奥氏体 可行性分析
袁鹏举 刘春伟 武玉利 周澍 王颖 陈乃录 戎咏华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04;莱芜钢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莱芜271104 莱芜钢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莱芜271104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7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