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冷轧无取向硅钢表面水印缺陷形成机理研究

受轧制工艺、乳化液性能及润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轧后硅钢表面容易产生缺陷,其中以水印缺陷最为严重.针对乳化液润滑冷轧硅钢板表面出现的水印缺陷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首先在使用了SEM和EDS能谱仪对缺陷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粗糙度测试,同时对乳化液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冷轧硅钢下表面缺陷处与正常处显微组织均为细小弥散分布的铁素体组织,晶粒大小也没有异常,一般小于30 μm,因此“水印缺陷”并非晶体组织缺陷或晶粒不均匀造成的.②硅钢下表面不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相差较大,DS侧粗糙度(Ra)为0.423 μm,比正常处和WS侧分别增加了31.2%和19.4%,说明该处板面波动起伏大,表面质量较差.研究发现轧制变形区处在高速大压下量及大接触面积的条件下,乳化液的润滑性和极压性不足造成了粗糙度产生差异.③体积浓度为2%的乳化液PB为883N,摩擦因数(μ)为0.076 6,平均磨斑直径(WSD)为0.493 mm,调整乳化液喷嘴的喷射角度、增加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弥补乳化液润滑性和极压性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水印缺陷的目的.

冷轧硅钢 水印缺陷 粗糙度 乳化液

李岩 孙建林 曾建峰 吉泽生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上海200941

国内会议

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6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