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华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血小板更新率加速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鼻衄、齿衄、血尿、月经过多等,若继发脑出血,预后不良.该病迄今病因未明,认为与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肝脏脾脏作用、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达那唑、血小板激活因子对抗剂、利妥昔单抗以及脾切除等方法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也同时存在着副作用大,容易复发,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等不利影响.杨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诸多优势,特别是通过辨证而进行施治,体现了整体性、个体化特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疗 病理机制 临床疗效
郝征
天津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93-196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