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扩散张量成像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DTI技术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无创地活体显示脑肿瘤对其周围脑组织的改变,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2007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行MR检查的脑肿瘤术前患者39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6~75岁。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Achieva 1.5T双梯度MR扫描机,SENSE 8通道头线圈。扫描方法包括常规平扫、常规增强扫描及DTI扫描。12例胶质瘤ADC图:肿瘤实性部分呈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4例),瘤周水肿呈稍高信号。FA值图表现:与正常脑实质相比,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瘤周水肿呈低信号,与脑实质边界不清。10例脑膜瘤ADC图:肿瘤实质呈等信号,FA图也呈等信号8例淋巴瘤实质ADC图均呈明显低信号,FA图呈低信号。9例神经鞘瘤ADC图,肿瘤实质呈稍高、高信号(5例呈高信号,4例呈稍高信号),FA图呈等低信号。通过对DTI在颅内肿瘤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本文认为多数良性肿瘤对瘤周白质纤维束基本无破坏性,而对于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越高,对白质纤维束破坏越大。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区只需定位在肿瘤实质区,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除肿瘤实质外,要结合DTI图像,若瘤周FA值正常,提示瘤周无明显肿瘤浸润,则可保留周围白质纤维,若FA值减低,提示肿瘤直接浸润破均、瘤周纤维束,则需要扩大手术范围,尽量切干净,避免术后复发。

颅内肿瘤 病理诊断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王红 马景旭 贾文霄 王云玲 邓佳敏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乌鲁木齐 830063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

上海

中文

18-21

2012-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