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猪生长和背膘厚相关基因的多基因标记遗传效应研究

在大白猪试验群体中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IGF2,MC4R,TEF-1,JHDM1A四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运用SPSS方法对单基因标记和多基因标记与生长和背膘厚性状之间关联性.单基因标记分析结果显示,IGF2与100kg腰荐结合处背膘厚显著关联(P<0.05),AA型为优势基因型,比AG和GG基因型薄0.541和0.629cm;MC4R的基因型与生长和背膘厚性状无显著关联;JHDM1A与100kg腰荐结合处背膘厚显著关联(P<0.05),CC型为优势基因型,分别比GG和GC基因型背膘薄0.520和0.489cm;TEF-1与100kg腰荐结合处背膘厚趋于显著关联(0.05<P<0.1),GG基因型背膘厚分别比AA和AG基因型薄0.973和0.379cm;且与达100kg日龄显著关联(P<0.05),AG为优势基因型,分别比AA和GG基因型短0.445和2.258天.通过对4个基因的多基因标记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多基因标记的遗传效应与单基因标记相一致.对于100kg腰荐结合处背膘厚性状IGF2,TEF-1和JHDM1A基因多态位点合并基因型AGCCGG和AACCGG为优势基因型组合,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在育种中应用.

猪 分子育种 生长性能 背膘厚性状 多基因标记 遗传效应

韩雪蕾 杨华威 蒋腾飞 王维民 殷勤 刘榜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猪育种高峰论坛暨联合育种技术与组织模式国际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46-248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