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云南横断山地区绒鼠形态适应及谱系研究

本研究从形态及分子水平上对云南地区的绒鼠展开研究,力图对绒鼠的分类地位、扩散方式进行研究,并对横断山气候和环境的演化提出旁证。结果表明云南横断山垂直分布明显的特点决定了海拔对绒鼠形态的影响比纬度更加明显。大理剑川的大绒鼠和大理苍山的大绒鼠可能处于一种两者独立进化的阶段,同样,大理和丽江两地的两个种群也处于该模式中,而对于所分析的整个绒鼠种群,其显示出一种由于片断化的影响后,各地的种群正处于一种独立的进化阶段。就此结果来看,所研究此两个种群的发源地可能更靠近大理,进而长距离扩散到丽江地区,后经过片断化而独立进化出现有种群结构。

绒鼠 种群生态学 形态适应性 谱系结构

刘春燕 王政昆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650092

国内会议

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四川南充

中文

28-30

2009-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