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鼠类系统学研究
一般认为绒鼠属有3个亚属:指名亚属Eothenomys,东方绒鼠鼠亚属Anteliomys 和绒平亚属Caryomys.在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5省采集了约2000号绒鼠类标本。通过对不同居群的头骨和外部特征、阴茎形态学及co1, cyt b基因序列的研究,认为原绒鼠属的3个亚属分别是独立属。原来被认为产于日本、朝鲜、西北利亚等地的属于绒鼠属的物种,不属于绒鼠类。从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绒鼠类共有13个种:黑腹绒鼠、云南绒鼠、大绒鼠、昭通绒鼠、玉龙绒鼠、西南绒鼠、中华绒鼠、德钦绒鼠、二郎山绒鼠、康定绒鼠、美姑绒鼠、甘肃绒鼠、岢岚绒鼠。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和阴茎形态,又成立了5个新亚种:黑腹绒鼠重庆亚种、大巴山亚种、川北亚种及甘肃绒鼠的黄龙亚种和邛崃山亚种。
绒鼠 生态物种学 阴茎形态 基因序列
刘少英 刘洋 孙治宇 郭鹏 张亚平
四川省林科院,成都,610000 四川宜宾学院,宜宾,644000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昆明,650223
国内会议
四川南充
中文
40-41
2009-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