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本文简述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概况,分析了该油藏水淹层的识别与解释,并研究了水淹的特征。结果表明:(1)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三次加密调整中,以定性测井水淹层解释为主,并充分考虑油藏地质背景、开发背景的水淹层解释方法,对于避射水淹层是适用的。(2)准确的地层对比、对天然裂缝特征的认识以及对油水界面的精确描述是八区水淹层解释的重要背景资料。(3)该区储层水淹后最明显的电性特征是地层真电阻率下降,并因为水矿化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下降幅度,中了孔隙度异常升高和裂缝发育也是辅助判断水淹的标志。(4)核磁共振测井有较好的水淹层识别效果,尤其是在岩性变化大,常规测井识别困难的区域,应用效果较好。(5)根据水淹层解释,三次加密调整井中28.5%有水淹,水淹厚度4~210m,平均75m。(6)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以注入水水淹为主。水淹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其次。剖面上以顺层水淹为主,裂缝发育时,水淹跨度增大。(7)水淹程度受到累积注水量、油层打开程度、动用程度、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因而非均质性极强,剖面上P2w3, P2w4水淹相对严重,平面上注水量高的区域和部分天然裂缝发育井区水淹严重。(8)水淹体的形态受裂缝形态控制,但全区平均的估算对水淹形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而这种认识对于理解和描述该区的水驱模式和规模,为该区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的实践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油藏地质 水淹层 测井识别 储层解释

吕文新 郑胜 向小玲 丁艺 黄政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克拉玛依 834008

国内会议

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新疆克拉玛依

中文

727-731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