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原胶乙酰化酶缺陷性菌株选育

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对黄原胶原始菌株进行诱变筛选,筛选的诱变菌株通过激活野油菜黄单胞菌代谢产物酶的活性,可明显增加产胶黏度、提高产胶率,并可降低乙酰化酶浓度,从而降低乙酰化酶程度。除了12-1,12和GL以外,诱变得到的12-0.5和CK-1菌种的黏度和产量均比原始菌株高,特别是12-0.5菌种使原始黄原胶的勃度提高23.17%,产量提高27.33%,脱离乙酰基白分比是0.94%是最低,比对照低12倍。通过测定黄原胶酸化前后的黏度变化,可表现菌株产乙酰化酶浓度的变化。通过测定各菌株产生的黄原胶中的乙酰化酶程度(脱离乙酰基),可以作为判断菌株产胶质量及产量的指标。本文通过紫外线诱变的方法选育的诱变菌株比原始菌株在增加黏度、提高产胶率、降低乙酰化酶浓度方面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在黄原胶发酵工业中能够满足对黄原胶黏度和产量的需求。

黄原胶发酵工业 乙酰化酶缺陷性菌株 紫外线诱变技术 诱变育种

穆斯塔帕 古丽努尔 帕尔哈提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大学环境学院 乌鲁木齐 830091

国内会议

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新疆克拉玛依

中文

1485-1490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