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中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肝功能良好的中晚期肝癌145 例随机分为单药化疗组(盐酸表柔比星)、联合化疗组(联合羟基喜树碱、盐酸表柔比星、替加氟),碘油化疗后使用明胶海绵阻断肿瘤供血血管.疗效判断采用修正后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观察患者从TACE 治疗开始无进展时间(PFS)、总生存期(OS)、不良事件.结果随访至2011 年11 月,联合化疗组41 例(53.95%)患者存活,35 例(46.05%,含失访)死亡;单药化疗组19 例(27.53%)患者存活,50 例(72.46%,含失访)死亡.联合化疗组ORR 为38.15%,单药化疗组O R R 为2 6.0 9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Χ2=2.405;P=0.121);联合化疗组DCR 为75.00%, 单药化疗组DCR 为71.0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2;P=0.589).中位OS 联合化疗组为18.5”95% 可信区间(CI)15.5~21.5” 个月,单药化疗组为12.3(95%CI:9.8~14.9) 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09);中位PFS 联合化疗组为8.4(95%CI:6.9~9.9) 个月,单药化疗组为5.9 (95%CI:4.9~6.8)个月,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8.570,P=0.003 ).单药化疗组主要以术后发热、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栓塞综合症为主,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是栓塞后综合症及肝肾综合症、骨髓抑制和腹腔感染、肝动脉损伤等,其中肝肾综合症、骨髓抑制、腹腔感染和肝动脉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化疗组高于单药化疗组(P 均<0.05),严重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治疗相关死亡率.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功能良好中晚期肝癌应用盐酸表柔比星联用羟基喜树碱、替加氟优于单用盐酸表柔比星组,能够延长患者OS和PFS,但DCR两组无差异.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性 癌 肝细胞 治疗效果 生存期
李金鹏 宋金龙 石丛丛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外九科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六病区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4-49
2013-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