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发生“黄水”的预测与控制措施
水源切换是导致水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北方某市大规模切换水源条件下的管网“黄水”控制技术,初步结论如下:(l)水源切换条件下易于发生“黄水”的管网为原通地下水的管网,该部分管网管垢特征为:管垢较薄或有中空壳垢,Fe304与a-FeOOH的比例( M/G)平均值不大干0.5;而通地表水管网不易于发生“黄水”现象,该管垢特征为有瘤状垢连生的厚腐蚀层,M/G平均值为2.1;(2)从水质的稳定性和腐蚀性来看,强腐蚀性水进入地下水管网时,易于发生黄水现象,且铁释放与水的拉森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但强腐蚀性水进入地表水管网(有致密层的管垢)时,铁释放与水的拉森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3)基于研究提出大规模水源切换下管网“黄水”控制技术方案:多水源分区调配技术及基于调控消毒工艺和水质调节的管网稳定性调控技术.
水源切换 腐蚀产物释放 ”黄水” 铁还原菌 拉森指数
白迪祺 李玉仙 王敏 顾军农 石宝友 胡春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9
2012-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