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雄臨海工業區區域能源整合

  一貫作業鋼廠製程伴隨產出之副產能源甚多,中鋼公司利用汽電共生系統及廢熱回收等產製蒸汽,以及氧氣工廠產出之各項工業氣體等,與工業區內鄰近工廠互通多餘能源,包括蒸汽、氧氣、氮氣、氬氣、壓縮空氣及焦爐氣等,將區域能資源做最有效率的整合,同時達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資源耗用、降低區域內污染排放及溫室氣體減量等目的,有效降低環境衝擊和改善環境品質.21世紀的臺灣將同時面臨能源缺乏、資源浪費、廢棄物大量產出和環境污染的多重挑戰,因此深入探討能源效率提升、資源回收利用、廢棄物再利用和污染防治各個課題,尋求克服的方法,將是非常急迫而且有待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顯然地,從實務層面來看,廢棄物可以視為資源,也可以是能源的一部份,比如:木材加工廠產出的木屑,可以成為鍋爐燃燒所需的燃料;燃氣渦輪機排出的高溫廢氣,可以經由熱回收鍋爐產生製程所需蒸汽,甚至發電.由此可見,上述各個急待解決的課題並非各自獨立,而是有相當的關聯性,也就是說,課題間需要整合以尋求最佳化;整合應用範圍可以包括:最佳技術之整合、能源利用之整合、能源與環境之整合以及資源應用之整合等.這些整合應用之成果可以反映在高效率、低污染和高經濟價值的實際表現.此一整合應用(或整合經濟)的概念和做法應該是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希望,也是政府政策和民間產業需要審慎評估規劃的方向.本文以中鋼公司之能源使用及汽電共生發展實務為例,闡述該公司在推動區域能源整合之具體作法與成效.雖然推動過程遭遇不少困境,如客戶參與之意願與議約、談判,尤其是通路佈設障礙之排除等(如蒸汽採穿越地下涵洞之設計、跨越公用道路或溝渠之管架橋),均能在秉持全力以赴,持續的推動下,逐步排除.推展至今,已有相當不錯之成果.

汽電共生(熱電聯產 CHP) 熱電整合 區域能源整合 熱電比

蕭輝煌

中國鋼鐵公司公用設施處

国内会议

2012年海峡两岸第七届汽电共生/热电联产学术交流会

台北

中文

25-29

2012-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