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和养分重吸收特征的密度效应
为摸清密度对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叶片主要养分元素化学计量和重吸收特征的影响,开展了立竹胸径基本一致的四季竹纯林4 种密度(D1,24600~29800 株·hm-2;D2,37500~42600 株·hm-2;D3,46500~52800 株·hm-2;D4,76500~85500 株·hm-2) 的1~3 a 立竹成熟叶和凋萎叶C、N、P 化学计量特征及N、P 养分重吸收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大,成熟叶C、N、P 含量和凋萎叶C、P 含量总体上降低,凋萎叶N 含量先升高后降低,D4 密度时成熟叶C 含量急剧降低;叶片C:N、C:P 呈升高趋势,叶片N:P 先升高后降低.叶片N、P 养分利用效率D3、D4 密度显著高于D1、D2 密度;叶片N、P 重吸收率分别呈先降低后升高、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D1-D3 密度时四季竹生长受P素限制,叶片建成受到促进,种群生长旺盛.D4 密度时N 素限制增强,促使叶片凋萎脱落,种群生长受到抑制.研究表明:四季竹为维持种群生存和更新生长,具有可以通过调节叶片C、N、P 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提高N、P 养分利用效率及重吸收能力来适应高密度条件下的环境资源激烈竞争的生态适应机制.分析认为D3 密度是试验林立竹胸径条件下适宜经营密度.
四季竹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重吸收 密度
郭子武 王为宇 杨清平 李迎春 陈双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 311400 临安市林业技术服务总站,浙江 临安 311300
国内会议
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成立20周年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八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浙江诸暨
中文
80-86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