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在中国华东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的生态功能---以安吉县大溪村为例对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以及覆盖率进行定量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国外专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竹类生态功能的创新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的工程后,林业科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并且日益体现出其重要性.其中,由于其对中国偏远乡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竹林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中国乡镇机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议题之一.本文我们分析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ere) J.Houz.在中国华东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的生态功能,以安吉县大溪村为例,调查的森林群落主要由以下五种植被组成:毛竹林,次生常绿阔叶林,山核桃林,针叶林以及茶种植园.我们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对32 块用地进行了(分别为毛竹林十块,常绿阔叶林六块,山核桃林六块,针叶林五块以及五个茶园)α 及β 生物多样性分析,并对生物量及植物覆盖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分析表明,毛竹林在灌木及草本地层中拥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而且由于较高的生物量指数,它们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吸收作用.除此之外,其植被的高密度也提高了风景与环境的美观度.关于其他类型的林业用地,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排名次序由高到低分别如下:次生常绿阔叶林,山核桃林,针叶林以及茶种植园.总之而言,这五类林业对生态系统的维持与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中国广大乡村居民而言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生态财富,因此需要动员全体社会公民一同参与保护工作.
Lucas Gutiérrez Rodríguez 傅懋毅 格日乐图 李正才 Manuel Ruiz Pérez 谢锦忠 杨校生 周本智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 西班牙马德里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 311400
国内会议
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成立20周年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八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浙江诸暨
中文
168-179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