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方共赢下旧城文保区市政设施更新改造框架研究

  北京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一方面是大量的城市新建区蓬勃新起,另一方面却是旧城内大量的危旧房亟待维护,更为严重的是旧城文保区内市政管线种类缺失,现有管线多数又老化陈旧、支撑力弱,不能满足该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防灾减灾的需求。旧城历史文保区内市政设施更新改造亟需找到一个合适的更新改造模式及实施框架。通过对已实施的旧城保护区市政设施改造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出三种改造模式:脱胎换骨型、市政供给导向型、建筑更新导向型,经过对三种改造模式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协调互动型”改造模式,即结合第二种和第三种改造模式的优点,注重用地与市政的相互交互协调,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更新改造框架,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出发,具体对决策主体、资金来源、实施主体、配套政策、规划方案的制定、监管体系的完善、胡同断面的安排、新工艺的应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等方面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旧城文保区 市政设施更新改造 改造模式 改造框架

马东玲 奚江波 苏云龙 张晔

国内会议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昆明

中文

1-13

2012-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