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物双重约束下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均衡管理研究

野生动物资源的功能用途的复合性使得其受到生物系统及经济系统双重约束,在这双重约束下实现资源管理动态均衡不仅需要考虑其种群变化的影响因素,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传统生物均衡的逻辑斯蒂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分别构建经济系统和生物系统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然后利用这两个系统的耦合性因素建立联结方程把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再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最大值原理,寻求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构建了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均衡管理的理论模型。利用变分法、汉密尔顿函数、最大值原理一阶条件求解等方法推导出野生动物资源均衡管理的最优种群量和最优猎捕收获量,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最优种群水平不仅受生态系统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和栖息环境最大承载量的影响,也受到经济系统的市场价格,维持及收获野生动物的成本,及野生动物利用产业的税费,收获产品利用率以及社会平均折现率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环境承载量是影响种群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最优种群水平的最终值为环境承载量的一半。(2)经济系统的各项变量并不影响野生动物最优种群水平的最终结果,而只影响其趋向最终结果的路径。(3)最优猎捕收获量取决于最优种群水平以及环境承载量和种群内禀增长率。选择麝类资源进行实证应用研究发现:(1)麝类资源的生物系统、经济系统的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大小,并不完全和一般假设相同,这主要是与我国目前麝类资源面临的管理和应用困境相关。(2)通过理论模型运用拟合的麝类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种群内禀增长变化规律与当前我国麝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不仅反映了理论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性,也通过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麝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的效果。
经济系统 生物系统 优化控制 最大值原理 动态均衡 麝类资源
陈文汇 朴小锐 刘俊昌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