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第一自然因素的家具产业集聚的空间变化及集聚力与离散力的面板数据识别

  2006年中国家具已经取代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中国正在成长为全球家具制造中心,家具产业集聚也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一般来说,产业集聚生命周期中存在正向更替和反向更替的演进现象,这种周期演进往往取决于两种相向的力量:集聚力与离散力。现有研究表明影响集聚力与离散力变化的众多因素,实际可以归纳并划分为第一自然因素和第二自然因素两类。第一自然因素是指集聚空间的物质或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一般通过空间特征因素和空间市场需求等因素来衡量。第二自然因素是指经济主体间的经济距离,常通过产业外部经济、产业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等因素衡量。比较优势理论就强调第一类因素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强调第二类因素的影响;新贸易理论则强调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测算六大区域家具产业集聚空间变化,仅选取影响家具产业集聚水平第一自然因素的相关变量,用以识别产业集聚力与离散力的来源。以期验证新的家具产业集聚中心是否正在形成。采用1999~2008年家具产业2位数据,用面板模型来识别六大家具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力与离散力。对影响家具产业集聚水平的第一自然要素进行经验检验。得出启示性的结论:(1)第一自然要素中的区域交通水平和空间市场需求效应对产业集聚空间演进有利。传统的家具集聚区域如中南和华东虽然依然有着很强的交通水平的增长优势,但近年西北、西南的交通水平的环比增长率较快,这将可能推进家具产业区域转移的进程。(2)六大家具产业集聚区具有不同自发集聚水平,新兴的家具产业集聚中心正在形成。西北、西南区域家具集聚自发水平均为正值,传统发达的中南与东北家具产业区域自发集聚水平均为负值。从理论上分析,产业集聚的空间区位选择中存在集聚力与离散力,从其大小分析,可以寻找产业空间区位移动的规律。实际离散力就是一种“拥挤效应”,是不流动的生产要素不经济的影响所致。(3)在空间上形成产业的合理分工,形成基于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家具产业链,将助于家具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传统与新兴家具产业空间集聚区域在第一自然因素在集聚力的差距日趋减小时,会诱使新兴家具产业集聚区域内政府的特殊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其成为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使家具产业在空间上的区位博弈更加剧烈。因而,只有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构建基于经济区域的一体化的家具产业链,并在空间上形成产业的合理分工、加强家具产品定位的错位发展,将有助于家具产业集聚的正向更替的进程。

家具产业集聚 集聚力 离散力 面板模型

曾杰杰 聂影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 210037 金陵科技学院,南京 210001;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 210037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论坛

南京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