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太湖岸带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土壤动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0年8月对太湖岸带湿地4种覆被类型生境(A酸模岸带、B乔灌岸带、C农作物岸带、D天然芦苇岸带)中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其中,酸模岸带A的土壤动物密度最低,为4017.08个/m2,乔灌岸带B的土壤动物密度最高,为14496.42个/m2.土壤动物群落的空间相似性在这4种类型中存在差异,说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丰富度,群落优势类群数量具有影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含水率、pH、电导率、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K+、A-P、NH4-N和土壤温度等10个土壤因子与不同类型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相关关系.分析说明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对不同的环境因子的要求各有偏好,各土壤因子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鞘翅目步甲科幼虫、半翅目长蝽科,蜘蛛目的光盔蛛科受TP的影响较大;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受Cond的影响较大;寡毛纲线蚓科受SOM影响较大;节肢动物门等足目受pH的影响较大;膜翅目蚁科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太湖 岸带湿地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栾军伟 高常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论坛

南京

中文

1-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