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城市化和低空风对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响

  利用北京地区18 个人工观测站逐小时的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以及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探空风观测,对2006~2010 年连续5 年6 月~9 月的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北京地区地形和城市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同低空风条件下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针对西南风、南风、东风和东南凤等低空风条件,对比分析降水事件开始前无热岛效应和强热岛效应对北京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无热岛情况下城近郊区事件降雨率和事件最大雨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形影响特征,而对应强热岛情况下降水事件主要分布在以城区中心的近郊区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强热岛效应下降水事件的降雨比率和事件最大雨强分布表现出了“下风方”特征.2)SW 风和S 风条件下,无热岛效应下降水事件的降雨比率高于强热岛情况,最大雨强略低一些;而东风、东南风等条件下,无热岛效应下降雨比率远低于强热岛情况,最大雨强明显高.

热岛效应 地形 降水 低空风

时少英 孙继松 王国荣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12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