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2年春季福建一次冰雹天气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2 年4 月10 日~13 日发生在福建地区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稳定,使其东侧不断有小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副高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激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西南急流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汽和能量条件。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对流有效位CAPE>2000J/Kg,0~6km 垂直风切变≥16m/s 的是冰雹产生的重要指标。研究还发现,在雷达回波图中,强回波区扩展到-20℃等温层以上和三体散射长钉现象是作为识别冰雹的一个有力判据。

冰雹 CAPE 垂直风切边 -20C等温层

张琳琳 陈钊 茅圣仁

福建省仙游县气象局,3512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气象局,351100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1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