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本文分析了2011 年夏初河西走廊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认为这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是“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与南、北方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交汇而形成的。此次过程水汽来源较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在暴雨发生前,大气能量有个积聚的过程,在暴雨发生时能量开始释放,最后到暴雨结束,能量释放完;暴雨发生时,降水落区上空整层均为上升气流,这种很强的上升运动不仅使得暖湿空气辐合抬升,而且在上升过程中释放潜热,加热大气,使得垂直运动增强,形成正反馈;同时,从地面到500hPa 是深厚的辐合区,500hPa 以上又是深厚的辐散区,且辐合、辐散重叠区与暴雨的落区一致,这种低层深厚的辐合区,高层深厚的辐散区非常有利于低层湿空气抬升凝结。此次过程中,700hPaQ 矢量辐合区走向与雨区走向基本一致,出现降水区域的Q 矢量辐合中心值要小于-3×10-15hPa-1·s-3,但Q 矢量辐合强度与暴雨强度并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说明,Q 矢量的辐合区能够较好的预报暴雨及较大降水的落区,但没有较好的预报暴雨强度的能力。
河西西部 大到暴雨 诊断分析 Q矢量
李江林 段海霞 荣裕良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 兰州,730020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上海市松江区气象局 上海 20162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2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