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大雾天气环流特征分析及其监测预报
本文利用商丘市1961~2010 年50 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商丘市大雾生成的环流形势特征和气象要素特征,对大雾天气个例的历史气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商丘市大雾天气的预报指标,进而对大雾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预测。通过对商丘市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商丘市近50 年大雾日数有增多趋势,特别是8~12 月份大雾日数增多明显。商丘市出现大雾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分为高空平直西风环流型、地面锋前弱低压型、地面均压场型(弱气压场型)、地面河套高压型、地面华北高压移出型等五种类型。商丘市大雾类型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锋面雾三种,单纯的辐射雾、平流雾、锋面雾很少出现,一般以混合雾的形式出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通过对大雾的辐射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监测大雾的基本原理,初步探索白天和夜间利用卫星不同通道采用不同方法手段分别对雾与中高云、雾与地层云进行识别与区分,建立分别适用于监测白天和夜间大雾的通道组合和量化判读指标,揭示出白天利用可见光识别雾与中高云,利用可见光与红外通道组合识别雾与地层云,夜间利用远红外与中红外通道的差值识别雾与云,并指出结合多时次的静止卫星云图,利用云和雾在运动、生消规律等方面的差异,可取得更好的监测判识效果。雾生成时间一般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后,5~6 时最易生成大雾,雾消时间一般在中午12 时前。通常雾形成于很稳定的大气中,在形成之前,由于地面强烈长波辐射的冷却作用,在近地层的空气中形成较深厚的逆温层。当雾形成后,雾对长波辐射的阻挡将会使地面冷却减慢,甚至会导致地面加热,而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能见度好转,雾的浓度变薄,或转为轻雾,直至消散。
大雾 环流特征 分析 监测 预报 消散
王安俊
商丘市气象局,河南 商丘 4760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