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台风变性前后结构变化的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NCEP 资料对0716 号“罗莎”台风变性前后的环流形势场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罗莎变性加强过程表现为强锋面侵入台风内部,冷空气包裹台风中心,温带气旋在锋面上强烈发展的过程。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原热带气旋高层稳定的暖核结构逐渐破坏乃至消失,而低层冷核结构随着冷空气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使之从对称的热带气旋变为非对称的温带气旋。相空间参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变性过程中台风结构的演变。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加强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台风变性后的再发展。台风北上过程中,高空高值湿位涡柱向下伸展,使得低层涡旋性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最终在台风中心附近上层形成广阔的倾斜的正湿位涡区。倾斜的湿位涡柱结构的形成表明台风变性过程的开始。
台风:变性 冷核 暖核 湿位涡 相空间
黄泓 许超 刘吉敏 陈中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 211101;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 211101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