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监测资料在山西局地大暴雨中的诊断应用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GPS/MET 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18~19 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边界层两条α中尺度辐合线与两条暴雨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共有6 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在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上生成、发展与合并,特大暴雨由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形成的MCS 所造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副高西进北抬和冷空气东移南下的背景下;700hPa、850hPa 和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局地闪电频次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强降水峰值出现时间1 小时左右;GPS 探测网对水汽探测的反应早于区域加密站的观测,PWV 锋区出现时间较强降水出现时间有大于12h 的提前量,且PWV 锋区的出现时间和位置对暴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判断强降水出现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边界层辐合线 MCS 气柱水汽总量
杨东 郭媛媛 董春卿
山西省气象台 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