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1年7月上旬陕西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应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PAS)站点降水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 年7 月上旬先后发生在陕北和陕南的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陕北暴雨过程形成先于陕南暴雨的成因在于:副高的活动对这两次暴雨过程有显著影响,陕北暴雨期间副高西伸明显,其外围偏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于陕西北部,而在陕南暴雨期间,副高经历了先西伸北抬、后南退稳定的过程,冷暖空气主要交汇于陕西南部;两次过程中高低空急流的良好耦合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陕北暴雨期间850 hPa 低空急流走向偏径向,陕南暴雨期间低空急流走向偏纬向,位置稍偏南,两次过程的200 hPa 高空急流均为准水平走向,不同的是陕南暴雨期间高空急流较为南压;两次暴雨过程中均对应有明显的水汽输送大值带及能量聚集场,陕北暴雨时水汽通量到达较高纬度且强度较大,而陕南暴雨期间水汽输送维持时间较长。

暴雨 大尺度环流特征 对比分析 陕西

卢珊 贺皓 李建科 高红燕 宋鸿

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西安 710014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