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河上中游盛夏旱涝变化及其环流异常特征

  利用黄河上中游45 站1961-2006 年逐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上中游盛夏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的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 黄河上中游区盛夏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1960 年代初、1970 年代中后期、1990 年代为偏涝期,其它时期为偏旱期。(2)该区盛夏降水的前3 种空间分布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向型、东西反向型。根据REOF 进一步将该区盛夏降水异常细分为陇东-宁夏区、陇中区、河套区、东南区和黄河源区,各区降水趋势及周期变化存在明显差异。(3)黄河上中游盛夏旱涝变化与500 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槽、鄂霍次克海高压、中高纬环流形势及100 hPa 高度场上南亚高压强度和东伸脊点位置密切相关。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与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偏东可能是导致黄河上中游区盛夏偏旱的重要原因。(4)前期冬季热带西太平洋OLR 值异常对于后期盛夏黄河上中游区降水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期夏季OLR 场上,偏旱(涝)年黄河上中游区为明显的OLR 正(负)异常区,说明水汽充沛(匮乏),北印度洋为正(负)异常区,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低纬区域为负(正)异常区,这反映了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可通过遥相关影响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降水。

黄河上中游 旱涝变化 环流异常特征 OLR

夏权 陈少勇 李艳 林纾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银,730900 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银,730900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1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