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天气的外来影响-个案分析
辽宁中部城市群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和铁岭6 个城市组成;由于地理、工业布局等因素,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是我国最重要、最具潜力的经济区之一.伴随经济的发展,该城市群也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虽然大气污染的防治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随着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由于辽宁中部城市分部比较密集,城市间空气污染相互影响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污染控制上,提出了单一城市控制过渡到城市群或区域控制战略.本文研究的个例,就是一次京津冀地区灰霾天气跨区域影响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案例.本文利用天气图资料、MODIS 卫星资料、空气质量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和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以及后向轨迹的方法,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2011 年10 月28 日-29 日一次灰霾天气的外来影响.此次灰霾过程辽宁城市群主要受京津冀污染的影响.从10 月28 日20 时的MICAPES 地面填图可以看出,河北省京津冀地区和辽宁中部和南部地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这次灰霾过程始于10 月24 日,结束于11 月1 日,28 日-29 日颗粒物浓度达到最高值.此次污染PM10 、PM2.5 和PM1 同步增长,28 日-29 日最高峰值出现时较粗粒子浓度上升的比PM2.5 和PM1 快.鞍山、本溪、沈阳、抚顺灰霾PM10 跃变点出现的时间自南向北逐渐延迟,京津地区高空风和地面风向为西南风和偏南风,均吹向东北地区.同时MODIS卫星图显示从27 日-30 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灰霾范围的变化也可以看出灰霾的污染物是从京津冀地区传输而来,先传输至辽宁,后继续延伸至吉林.高空天气图和海平面气压图也显示出灰霾污染的典型配置,卫星图像和气团后向轨迹所显示的灰霾传输路径也可以看出,灰霾从京津冀向东北地区的传输基本上是沿着辽西走廊和海上通道,而不是从大陆上自西南向东北直接传输.由此可见,一个区域的污染天气的形成,不仅受自身的污染物排放和天气形势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其它区域污染物的影响.联防联控是治理跨区域污染时的另外一种重要思路.
灰霾 跨区域影响 辽宁中部城市群 京津冀地区
洪也 马雁军 张云海 王扬锋 陆忠艳 王喜全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辽宁省气象台,辽宁 沈阳 110016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