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81-2010年辽宁“数九”气温变化分析

  本文采用辽宁5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 12月~次年3月)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物候观测等方法分析了辽宁近30a“数九”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数九”期间,“一九~三九”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8.1℃;-9.3℃;10.4℃,“三九”的多年平均气温最低,“二九”次之.完全符合人们常常说的冷在“三九”.从“四九”开始气温逐步回升,升温幅度最大的是“六九”,多年平均气温发生了跳跃式的上升,与“五九”相比升高2.3 ℃,在相邻“九”中上升的幅度最高.“一九”~“三九”线性倾向率均小于0,分别为-0.254℃/10;-0.2℃/10a;-0.399℃/10a,多年平均气温呈略有下降的趋势;“四九”~“九九”的线性倾向率均大于0,分别为0.344℃/10a;0.659℃/10a;0.424℃/10a;0.725 ℃/10a;0.841℃/10a;0.303℃/10a,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在“三九”期间,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是造成其气温低的原因之一.最冷的“三九”出现在2001年,1月10日的一次强寒潮入侵,创下了辽宁近60年来日平均最低气温-19.4℃的纪录,西丰县也创下了日最低气温-43.4℃纪录.辽宁除辽东半岛和沿海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5℃以下.东部和西北部山区年平均最低气温低于-28℃,而最冷的东部山区则在-30℃以下.西丰县年平均最低气温达到-37.2℃.在民间,“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地反映了“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在辽宁冬季比较流行的“九九”歌是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实际上“九九”歌并没有完全揭示辽宁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特点.根据多年来辽宁各地观测杨柳展叶、河流开河及各地看到大雁返回的日期足以证明:在辽宁,“五九”、“六九”根本就看不到杨柳展叶,“七九”河没开,“八九”也只是东南部分地区能看到大雁.通过研究辽宁“数九”气温的变化特征,可以为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为这个地区的大众服务.

气温 变化规律 趋势分析

王艳丽 唐亚平 李岚 明惠清 赵淼 吴晓宁

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沈阳,110016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7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