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黑龙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稻产区。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CE)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水稻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将水稻生产适宜性等级划分为5 级,并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显示:水资源是保证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大兴安岭、黑河大部和伊春北部等高海拔地区,由于热量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发,导致这些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哈尔滨大部和三江平原个别地区水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好、灾害相对较少,是水稻生产优势地区。对模型检验可以看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采用基于该评价方法进行的水稻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层次分析法 水稻生产 农业资源 综合评价

王晾晾 连萍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哈尔滨,150030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1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