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气候异常的影响
本文利用1980-2010 年共31 个冬季的GODAS 海洋同化资料,以5-366 米次表层海温构造西太平洋暖池区域的热含量,分析了冬季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热含量时空特征、持续性以及对其邻近区域的气候异常影响,所得结果包括:(1)整体一致性分布是冬季西太暖池区次表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导模态,其时间系数的年际振荡较好地代表了暖池区次表层热状况的年际异常。暖池区热含量的变化与ENSO 事件联系密切,它能保持超前两季以上的显著自相关,持续性较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更为稳定。(2)冬季暖池区热含量异常对后期春、夏季暖池热状况产生持续影响,相应的暖水体积变化导致暖水的经向输送及垂直交换,对后期春夏两季暖池及邻近区域尤其是菲律宾海的表层海温、海表热通量变化有较大影响。(3)冬季暖池区热含量上升对应春季菲律宾海以东洋面OLR 数值下降以及降水偏多,所引起的对流活动加热异常导致热带及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位势等压面抬升,进而对西太副高产生影响。之后,此区域相应的海表热通量交换加强,对流层低层形成强大的异常气旋,海气相互作用加强,加上对流加热异常,使得冬季暖池热含量异常与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联系更加紧密。冬季暖池区热含量因此可作为春、夏季西太副高变化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强度的有效预测因子。
热含量 西太平洋暖池 次表层 东亚气候异常
何金海 卢楚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