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山东部庙儿沟冰芯1953AD以来的δ18O记录

  2005 年8 月在天山东部哈尔里克山庙儿沟平顶冰川顶部(94°19′E,43°03′N,4518 m)钻取了两只透底冰芯,其中一支冰芯定年结果为16.83 m 深度对应1953AD.本文着重探讨了沉积过程和沉积后过程对该冰芯氧同位素比率(δ18O)记录的可能影响及该冰芯1953AD 以来δ18O 记录的气候指示意义.降水季节分布的不均匀性、夏季高温引起的融化-渗浸-再冻结作用,及冬季雪层中的水汽运移和积雪表面的升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芯δ18O 记录,但考察时观测表明当年积雪仍有50 cm 左右剩余,且δ18O 与Ca2+离子的季节波动保存较好,表明沉积过程和沉积后过程对于δ18O 的影响范围局限于年层内.1953-2004AD 期间,庙儿沟冰芯δ18O 记录呈线性下降趋势,与同处哈尔里克山南坡的哈密气象站夏季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庙儿沟冰芯δ18O 记录可作为该区域过去夏季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

庙尔沟冰芯 同位素 温度效应 沉积后过程

宋琳琳 侯书贵 刘亚平

甘肃省气象局 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 73000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沈阳

中文

1-11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