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降雪天气的两个时段分析
利用MICAPS 提供的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影响系统、物理量场、降水形成机制等方面对2011 年2月26 到27 日的衡水市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降雪实况将这次降雪过程分为两个时段:26 日凌晨到上午以小雪为主;26 日夜间到27 日上午基本为中到大雪,降雪主要产生在26 日夜间.经对比分析发现两个时段具有以下异同:(1)影响系统不同:25 日夜间主要影响系统为500hPa、700Pa 西风槽,和850hPa 切变线;26 日夜间主要影响系统为500hPa西风槽,700Pa 和850hPa 切变线、地面冷锋.(2)低层辐合强弱不同:25 日夜间低层辐合较弱;26 日夜间低层辐合强.(3)冷暖空气配置不同:25 日夜间中低层均无明显冷空气影响,河北南部处于暖区控制.26 日夜间700hPa 处于暖区控制,850hPa 以下冷空气自偏东路径影响,为上暖下冷结构.(4)水汽条件基本相同.(5)降水量大小不同:25 日夜间以小雪为主,26 日夜间基本为中到大雪.得出了以下结论:(1)这次降雪过程是北支锋区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造成的.(2)700hPa 以下8-12m/s 的偏南暖湿气流,为较大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3)地面江淮气旋和850hPa以下低压生成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移动,与自东北南下的冷空气结合,使河北南部东北风加大,利于上暖下冷的稳定降水形势维持,同时偏东风和河北南部地形相互作用,为26 日夜间降水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条件.(4)降雪过程两个时段虽然同样具有丰富的水汽,但辐合条件不同、冷暖空气配置不同,降水量相差较大.
降雪 天气 时段 机制 分析
刘晓峰 马小山
衡水市气象局 河北衡水 0530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7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