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冬季阿勒泰地区两次罕见暖区大降水诊断分析
利用Micaps 常规实况图,ECMWF 客观分析场及T21300h 的物理量场,对2009 年冬季阿勒泰地区的两次罕见暖区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两次天气过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维持较长时间的中尺度暖式切变;在降水过程中处于低压前部或低压控制;且都配合南支槽比较活跃的暖湿气流。不同的是:2009 年11 月5-6 日天气过程中,主导系统是乌拉尔山长波脊,影响系统是西伯利亚低涡;2010年1 月6 日至7 日天气过程主导系统是西西伯利亚脊,影响系统是萨彦岭低涡。总的来说,这两次罕见暖区大降水天气过程配合有高低空急流、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共同造成的。
暖区大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分析 阿勒泰地区
张林梅 胡磊 李海花 庄晓翠
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新疆 阿勒泰8365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