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监测资料在山西局地大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卫星、雷达、GPS/MET 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1年7月1~3号的山西区域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西风槽和南支槽东移、副高撤退的背景下;低空切变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深厚的湿层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暴雨大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在雷达回波拼图上可以看到沿副高边缘、低空切变线尾部激发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块不断生成、发展、合并,其中MCC 直接导致暴雨大暴雨;TBB≤-43℃低值中心与强降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且提前1~2 小时出现,对强降水短时预报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强降水出现在TBB 低值中心南侧或东南侧;GPS/MET 监测网可以提前探测站点上空水汽的精细变化,PWV峰值出现时间较强降水峰值出现时间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对暴雨过程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气象学 TBB 雷达回波 大气可降水量

杨东 吴林栋 白玎玲

山西省气象台,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观象台,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