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大洪峰暴雨天气系统分析
选择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代表洪水强度,以长江上游组成宜昌洪水来源的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重庆、重庆-万县、万县-宜昌为主要流域;把出现历史前3 名大洪峰的1981 年、1998 年和2010 年汛期作为切入点,针对直接诱发3 次大洪峰的暴雨过程,利用长江上游六大流域实况面雨量、宜昌流量和水位、以及NCEP 数值产品的客观分析等资料;采用天气分析、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对流层中低层主要天气系统,以及200hPa 南亚高压和地面冷空气的情况。指出了3 次大洪峰暴雨的环流特征、风场特征、超长波和长波特征等,为三峡水库气象保障服务提供了洪峰暴雨的天气背景。
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 大洪峰暴雨 洪峰流量 天气系统 波谱特征
李才媛 王海燕 郭英莲 王继竹
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1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